找到相关内容2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初探

    ,被妄念的浮云遮盖住了。他用日月常明形容智慧,用浮云覆盖比喻世人的心境,暗喻“无明”烦恼。并说如果能得到“善知识”(具有较高的道德和学问的佛教徒)的开示,生起智慧,去除妄念,就会内外明彻,豁然开朗,顿...这样一来,成佛就相当困难。所以印度佛教各派都把成佛说得很难,主张长期修行。而慧能讲“心性本觉”,其中“觉”具有主动、能动的意思。“心性本觉”的意思是说依靠自身的觉悟,把“妄念去除。一旦去除妄念”,...

    吴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1563973.html
  • 禅宗的战争观

    之外。类似于这样的问题,在《维摩诘经》里,也曾就“不去除妄念,照样能获得觉悟”这个问题,展开过激烈的争论。  宋朝有一位禅师叫大慧宗杲(1089-1163年),他非常乐于并善于与政界人士打交道。在他的...

    平田精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648874.html
  • 略谈学习佛法的技巧

    ,像六祖慧能,几乎做到了“言下顿悟”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学习佛法必须经历艰苦的精神探索的过程。学佛最难是两件事,去除妄念和具足人生的大智慧,这也是学习佛法真正的要点。对此,佛门中有很多修法。每种方法都...会促使心与目标合一,同时有助于集中心力,减少打坐中的妄念。  第四、如果所选择的是体外的固定目标的话,心达到目标后不要满足于停留在表面,而应该尽量深入到目标的“背面”或“内部”。这一点,对于克服心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49569.html
  • 论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

    得到“善知识”的开示,生起智慧,去除妄念,就会内外明彻,豁然开朗,顿现清净自性(佛性),一念觉悟而成佛。   六祖慧能不仅认为世人性本清净皆有佛性,而且认为这种佛性是平等的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他第一次...相当困难。所以印度佛教各派都把成佛说得很难,主张长期修行。而六祖慧能讲“心性本觉”,其中“觉”具有主动、能动的意思。“心性本觉”的意思是说依靠自身的觉悟,把“妄念去除,一旦去除妄念”,本来觉悟的心性...

    吴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2951575.html
  • 唐五代“禅教一致”思潮的深层结构变迁

    与宗密对佛教理解的宗门局限相联系。首先,在三教和三禅的配对上造成了许多差缪:(一)、宗密将神秀系的“息妄修心宗”等同于唯识学,从二者的根源上看是不妥的。盖二者虽同以三界内一切我、我所为妄念所生;“我此身相,及于外境,亦复如是,唯识所变。”(17)唯以去除妄念为务。但神秀禀承的“东山法门”是以《大乘起信论》思想为指导的,《起信》所谈的“真如”为一超越本体,如欲划分,神秀应属真常心系,唯识学的“真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160609.html
  • 苏轼自然山水诗表现的禅宗思想

    人生之真谛。前二句是阐述一种迷妄的执情世界,而第三句是把一切妄念污尘去除的境界,第四句是一种悟境转身出来,即能够去妄存真,去杂存正,“冥坐澄心源”、“明心见性”,自然也就会心虚而显万象。虽然第一句与...是无偏颇,即去除妄念的清净心,何分厚薄?再说,以前我得风而欣喜,只不过是我抱有私心,而佛之法身为平等法身,并无厚此薄彼之意。因此他在诗中指出,耕田希望下雨,收割希望放晴;去者希望得到顺风,但来者处在...

    (韩国)朴永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0061476.html
  • 北宋禅悟词略论

    人们才会“始觉从前被眼瞒”。它教导人们只有去除妄念、清心寡欲,不沉迷于现实樊笼,才能超脱世俗。  对于文人而言,在经历了宦海的浮沉与亲朋离散的痛苦,他们对于佛教“空”观的认识更加深刻。具体表现在他们...劳外求”[6](第354页b-c),“不知心即是法,法即是心。不可将心更求于心”[7],“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自性迷即是众生,自性觉即是佛。”[6](第352页b)“若起正真般若照,一刹那间,妄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3264431.html
  • 密海寻珍记——《藏密大圆满与六成就法诠释》一书代序

    ,才会得到成就。在此修持过程中,去除妄念和烦恼,不执着,不堕于昏沉和掉举(散乱)得到加持,是主要关键。见性的境界是难以言诠的,所谓“心行处灭”、“言语道断”,靠修持者实修的体会去证验。虽然如此,大手印...

    邱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1966537.html
  • 苏轼禅诗表现的艺术风格

    。此心知有在,尚复此微吟。”卷十二《书王定国所藏王晋路卿画著色山》其一,诗曰:“我心空无物,斯文何足关。君看古井水,万象自往还。”卷三十一这些都是不执著外物,去除妄念,空心澄虑的禅宗无念静心的...念为宗”、“不立文字”、“断除妄念”而达到的“明心见性”境地。所以禅宗将不可思议之“境界”,称为“妙境”,又将深妙不可思议之“道理”,称为“妙理”。同样,把深妙不可思议之悟,称为“妙悟”,这是非理性...

    韩 朴永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1544562.html
  • 汉藏的佛性论

    万法即皆如。( 注 11) 此处指出若能去除妄念则众生清净的佛性自然呈现。 三祖僧璨(西元526~606)的思想,可由其著作《信心铭 》的前四颂看出: ...,不是凡夫所能见;(5)要使如来藏(佛性) 显现,必须 经由诸佛教导,才能达成,才能将客尘烦恼去除。由于一切 众生都有佛性,都可经教导而去除客尘烦恼,因而众生皆可 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247444.html